(1)插秧初期
二期稻作插秧初期因正值高溫炎夏,除插秧後5天內,為配合殺草劑施用,田面需維持3公分左右之水深外,可採用放流灌溉,以降低水溫,促進早期分蘗,也可減輕夏季高溫對插秧初期秧苗之高溫傷害。
(2)營養生長期
分蘗初期:
水稻適當追肥不但可確保有效分蘗,且可幫助植株強健。第一次追肥於插秧後7~10天施用,用量為20%氮肥,提供分蘗初期植株加速成長之養分,可配合使用速益芽Go Sprout 131 (發根綠芽專用),促進根系發育、側芽分蘗。
分蘗盛期:
第二次追肥於插秧後第15~20天施用,用量為30%之氮肥及鉀肥40%,提供分蘗盛期大量消耗養分後的氮鉀補充;可配合使用挺立穗Si Force 851 (禾科高矽高鈣專用)。
水溶性矽、木質素、螯合鈣使植株細胞壁增厚挺立抗伏倒;矽元素更能增強植株本身之抵抗力。鉬元素可促進花芽分化,為幼穗分化做準備。維他命C與穀胱甘肽為天然抗氧化劑,緩解逆境所產生之過氧化壓力,增進植株對抗惡劣逆境之能力。
(3)生殖生長期
幼穗分化期需施用穗肥,適量的穗肥可增加一穗的粒數、稔實率以及千粒重,施用時期於插秧後40∼45天,施用量為20%氮肥及20%鉀肥。可配合施用挺立穗Si Force 851 (禾科高矽高鈣專用)混合植鈣勇Ca Strong 801 (保水專用肥),以幫助水稻在生殖生長期間需深水灌溉(5~10公分)但又面臨中南部枯水期之逆境。植鈣勇含適量的矽和糖醇,可使植物體內保水效果更好;高鉀, 高鈣, 黃酸幫助調節植物氣孔;核苷酸延緩植物老化;甜菜鹼調控細胞壁, 防止脫水。
二期稻作常遇颱風豪雨災害,需加強田間排水,避免因倒伏及田間積水造成穗上發芽,影響稻穀品質,並於颱風後注意病蟲害發生情形及防治工作。颱風過後若需補施肥料,施用葉面肥可快速補充營養元素,協助作物度過生長逆境。 |